师德典范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专注研究教育,用心培育学生-—记池州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陆心怡

发布日期:2025-10-11  点击:

从课堂板书到台下心理疏导,从知识传授到成长陪伴,她的教育实践源于一份纯粹的热爱,“让学生学好知识,更重拾成长信心。”让我们通过她与学生的互动读懂这位教育者的责任担当,她是池州学院陆心怡老师。

陆心怡,女,中共党员,池州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自2014年入职以来,陆心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在教学上,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尊重每一个学生,坚持师生应是教学合作的伙伴,秉承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undefined


 
(陆心怡与学生的合照)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教学是立师之本”,陆心怡始终认为只有自己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自入校以来,她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不断磨炼,不断成长,并取得了诸多显著成就。2015年获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2015年获安徽省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2020年获池州学院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2023年获安徽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先后获得池州学院“优秀教学能手”、池州学院教坛新秀,池州学院最美教师,池州学院“双能型教师”等称号。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也多次斩获省级一、二等奖。一份份荣誉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征程的期许。

undefined

每次学生筹备竞赛时,她除了给予专业上的指导,还关注学生备战时的心理状态。在备赛的高压环境下,有些学生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甚至失去了信心。她就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烦恼,用温柔的话语安慰和鼓励他们。她给学生们讲述自己曾经参加比赛的经历,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她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解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在她的陪伴下,学生们逐渐调整好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比赛中。她说“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比赛选题——设计——反复磨课——反复修改——作品完成,这个过程更珍贵,一整套流程下来,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把爱和责任融进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发掘他们的内在成长力,陆心怡把爱和责任融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她和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脆弱但终于克服困难的经历;课间休息时,她用零碎的时间与学生倾心对话,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分析讲解具体教学内容时,她坚持用简洁工整合理的板书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得更为深刻。



 

(陆心怡手写板书)

2022届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刘凤茹攥着47分的高等数学第一章测试卷来到陆心怡办公室,当刘凤茹出现在办公室门口那一刻,陆心怡感知到了她的困惑和痛苦。通过与刘凤茹同学的暖心交流,了解到她已经对高等数学课程产生了深深的抵触情绪,甚至于对大学生活都失去了信心。经过一番开导,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针对刘凤茹的空间想象薄弱,陆心怡为其定制了“三维建模”教学法。不仅如此,陆心怡还经常和她谈心交流,鼓励她不放弃,激励她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让刘凤茹同学重拾信心,学习也步入正常的轨道。刘凤茹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不仅高数学得好,而且大三时还拿下了国家奖学金,已然是学弟学妹们心目中的“学霸学姐”,大四时更是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作为优秀老生代表发言,以自身的经历激励着学弟学妹们。毕业后的刘凤茹同学不忘师恩,依然和当初用爱温暖自己的陆心怡老师保持着联系,如同朋友一般。

教育的奇迹往往发生在知识传递与情感流动的交汇处,学生多年后可能会忘记具体的数学公式,却会记得老师触碰过他们心灵的瞬间,这应该是教育之爱最深刻的见证。        

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陆心怡老师将一如既往,立足高校教育实际,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锤炼本领,潜心育人,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行政北三楼(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727   官网:rsch.czu.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