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范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把最好的自己,献给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发布日期:2022-11-08  点击:

用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件工作,用深厚的功底迎接每一个挑战,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兑现青春的承诺:把最好的自己,献给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题记

李小新池州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中共党员,教授安徽省教学名师。从教23年来,一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践行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成绩斐然。

勇于改革,将最好的效果献给每一堂课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李小新教授先后承担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图论、拓扑学、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对每一门课为了讲清楚该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并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李老师总要在正式开课之前,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在第一次课上高屋建瓴的给学生讲解该门课程的前世与今生,并介绍该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的一些应用情况。在随后的每一堂课里,李老师始终能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精彩讲解,课后与学生积极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份坚持,缘自李老师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李老师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李老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初,他是从线性代数课程开始实践,目前已经推广到高等代数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对这一教学模式,学生无一例外的都非常喜欢,而且教学效果比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李老师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调研、比较和思考。课前,李老师录制好相关教学内容的短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或钉钉群中,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认真学习。短视频的拍摄方式是根据精心编写好教案,在白纸上用较粗的签字笔一边书写,一边讲解,利用自购的一套拍摄工具自上而下拍摄。这样,学生所看到教学视频,就是老师对内容的细致讲解,伴随着笔在白纸上适时的书写,感觉就像老师坐在自己的旁边,只对自己讲解,特别的亲切。课上的教学内容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复习回顾。李老师以问题驱动为导向,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与基本方法设置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找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最后给出总结,这样,一方面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复习教学内容;第二个阶段是课内实践。教师精选适量的典型习题,供学生随堂练习。在此过程中,李老师在学生中间走动,观察学生的解题进度并回答学生的疑问,对于少数“后进”学生,李老师积极帮扶,精心指导,用热情感染他,用效果鼓舞他,使之能在课程的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第三个阶段是总结提高。数学的学习内容往往十分抽象,李老师在同学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及时总结,适当拔高,为同学们后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后,学生遇到疑难问题,也总是通过QQ或微信等社交工具与老师交流。同时,李老师还不定期的在钉钉群直播一些重要的、疑难的知识点的讲解。

为了让更多学子共享教育成果,近半年来,李老师陆续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学视频上传B站,目前,李老师收获粉丝一千多名,其中不乏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生,他们对李老师讲解的《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课程,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在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李小新教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学生在学业及成长上的困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李老师的QQ、微信、钉钉等交流软件中,各届学生都有很多。他们与李老师沟通交流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解惑数学问题,特别是他们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于每一个同学的每一个问题,李老师总能耐心讲解,简单的问题就直接语音讲解,往往几句话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他就将解题过程认真书写好拍给学生,有一些问题是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没搞清楚,这种短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李老师还会跟学生约好时间当面讲解。“有问题你就发过来,然后就继续复习自己的,因为我不一定能及时给你回复,但我一定会尽快给你回复。万一较长时间没回复的,麻烦你提醒我一下,我怕我忘了。”17统计的马雨星同学在考研的过程中,没少麻烦李老师,如今的她,即将踏入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7应数的任静同学今年也被福建师范大学录取为研究生了,她回忆起艰辛的考研之路,对李老师充满了感激。“去年暑假的时候是我最难过的时候,很多知识都不会,压力特别大,感觉都快要抑郁了。后来打电话给李老师,他对我耐心的进行开导,把我从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后来,一有问题,我就像李老师求教,通过李老师一段时间的精心指导,我对考研逐渐有了信心,心态也恢复了正常。”

在去年的毕业典礼上,李小新教授作为教师代表为2021届的毕业生致辞。他回忆了与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同学们临行之际为他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致辞过程中,全场鸦雀无声,结束后,爆发了持久的、雷鸣般的掌声,很多同学都感动的哭了,正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宛明高所言: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是绝不能写出这么感人至深的演讲稿。

李老师不仅对自己的学生关怀备至,其他没有教过的同学只要向他求助,他都一定会尽其所能,“李老师没有给我上过课,但当听说我的研究生考试复试没有通过时,积极为我寻找调剂的学校,最终我顺利被浙江科技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录取了,导师是研究图论方向的龚世才教授”,2015级的   张莉萍同学回忆起这些往事,依然很感动。“由于图论对我来说完全陌生,为了入学后能尽快跟上导师的步伐,李老师建议我提前学习相关的知识。他给我推荐了几本参考书及一些相关文献,并给了我一些学习的建议。在接下来的自学中,每当我遇到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只要向李老师请教,他总能给我拨云见日,让我豁然开朗。这些前期的积累,让我在后来的研究生学习中,比其他同学有了更好的基础。真的很感谢李老师对我这个不是他学生的学生的无私帮助。”如今,张莉萍同学已经是一名博士生了。

 

着眼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创新实践的能力,李小新教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自己勇挑重担,担任多种竞赛的指导工作。在数学建模的培训工作中,作为一名指导教师,李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图论及其算法”这一知识模块的培训工作。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一工作基本都安排在暑期进行。在数学竞赛的培训中,李老师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将竞赛中所涉及的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位老师负责一两个模块。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老师们在培训上就要花很多功夫。李老师总是利用周中的晚上及周末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分析疑难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工作中,李老师总是耐心地为学生修改教案,讲解PPT的制作技巧,及时评讲学生讲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时而走上讲台,亲自示范。通过精心指导,同学们的水平自然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比赛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比如:2015年卜子健、刘翠萍、胡倩倩三位同学在李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省赛区本科组二等奖;2018年林家慧和连倪鸿同学依靠李老师的指导在安徽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李老师指导汤涌流和刘冰两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21年,李老师指导叶徐坤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专业组中获得二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家慧同学是2015级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本身的就业意愿并不是当老师,在最初的班级选拔赛中也不是表现最好的,但是在随后的培训中,李小新教授的鼓励及恰到好处的点评,使得她的成长非常快,以致在最后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培训过程中李老师敬业精神对她的感染以及省比赛一等奖的结果直接改变了林家慧的就业观,使得她从此热爱了教育工作,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乡浙江去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薪火相传,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有着23年教龄的老教师,李小新教授始终把青年教师的成长记在心头。先后担任高芳、王巍等青年教师的教学型导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与之分享,并通过听课、说课等方式指出他们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及时帮助改进。还有一些青年教师,如王贞、包小兵老师等,虽然名义上不是他们的教学型导师,但所带课程相近,李小新教授也经常与他们交流教学经验,针对某些教学难点,还不定期的召开一些小型的教学研讨会。通过青蓝相接、薪火相传,这些年轻老师在教学上成长都非常快,都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比如高芳老师在2017年获得安徽省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王巍老师获得2014-2016,2016-2018两学年度优秀教学质量奖;包小兵老师于2017年获得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并两次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王贞老师在2015年获得池州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同年获得安徽省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16年获得“池州学院教坛新秀”称号,2017年获得安徽省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并多次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在讲授线性代数、高等代数等课程时,我经常向李老师请教一些教学难点,”说起与李小新的交流合作,王贞的脸上充满了敬佩之情,“李老师非常乐于助人,他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讲解的清晰透彻。每一次得到他的解答之后,我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此外,李老师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带领我们线性代数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同时,为了帮助年轻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李小新教授组建了以高芳、赵舵舵、王贞为主要成员的图论研究团队。在2017年,首先带领三位年轻教师学习了图论方面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共同精读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使得团队成员快速接触了这一研究方向的最前沿。为了扩大团队成员的视野,增强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以使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机会,李教授先后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了在南京、合肥、福州等地召开的学术会议。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团队成员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比如高芳老师,于2018年9月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主持了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9年9月成功评上副教授职称。2020年9月,赵舵舵老师赴东南大学深造,经过努力,发表了多篇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小新教授始终对教师职业怀有崇敬之心,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行政北三楼(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727   官网:rsch.czu.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