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范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赛场挥斥培英才,灯下深耕润桃李——记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半导体学院)教师时国平

发布日期:2025-09-18  点击:


时国平,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兼职辅导员,曾荣获池州学院教学名师、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等赛事中屡获大奖;所在支部获批相关团队,带领成员开展“党建+教学”、“党建+科研”等活动。

课堂深耕织智网,心灯巧点破茧光    

时国平始终秉持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将启发学生智慧、培育创新思维与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她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精心打磨每一节课,从备课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力求尽善尽美。作为《自动控制原理》省级MOOC课程负责人,她把教学内容当作课题深入研究,还将科研中积累的创新思维、方法与理念融入教学环节,让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一堂课,她都会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梳理出每章的知识逻辑链,精准找到“创新能力培养点”,助力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和理念,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社会上开拓天地筑牢根基。


校企联袂育新苗,赛场摘星谱华章    

在实践教学方面,时国平同样倾注大量心力。她深入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依托该平台,她设计了诸多综合性、设计性强的实验与实训项目,极大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的兴趣与能力。此外,她十分重视学生课后科技活动,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单片机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接受了基本科研训练,视野得以拓宽,科研兴趣被激发,创新思维也得以建立,综合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池州学院2023—2024学年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考核中,她表现突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经她指导的学生,斩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安徽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余项。2025年暑假,时国平老师指导2024届毕业生杨朕利用3个月时间,制作出1:87高铁模型,换算后可达到真实高铁速度。该事迹在央视新闻《遇见你》栏目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许。

千寝细语织春网,一脉心灯照远帆    

 

入校19年,时国平担任了14年辅导员,她把育人阵地拓展到学生生活一线,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她定期走进学生寝室,开展全方位关怀行动:仔细排查寝室用电、消防等安全隐患,不放过任何细节,为学生筑牢安全防线;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与烦恼。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她会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组织考研经验分享会,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她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帮扶。她用实际行动为学生营造出安全、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undefined

同时,时国平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借助教育契机,在学生心中播撒下阳光、坚强、勇敢、善良的种子。她看重教育的延时价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理念,为未来生活与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学海深耕珠玉现,杏坛反哺蕙兰馨    

 

工作以来,时国平一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2017年,她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浙江大学深造,在电网运行和自动控制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她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科研自然重点项目3项、参与1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而且,她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转化,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著2项,还有1项发明专利实现了成果转化。在科研之余,她也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将众多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教学中,丰富和补充了教学与教材内容。她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3项、参与2项,主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

undefined

从教19载,时国平始终坚守“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奋战在教学、育人、科研的第一线,勤恳敬业,脚踏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探索科研。展望未来,她将继续以这份热忱与执着,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深耕不辍,用智慧与爱心,为更多学子点亮前行的灯,助力他们在成长之路上绽放光彩,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 附件【1.png】已下载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行政北三楼(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727   官网:rsch.czu.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